上市银行年报季收官,银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浮出水面”。据梳理,2024年,理财公司业绩普遍回暖,已披露数据的24家理财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82.48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半数以上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10%,7家增速超20%。
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继续稳居首位,2024年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包揽净利润前三名,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7.39亿元、26.94亿元、24.92亿元,此外浦银理财净利润增速领先,全年实现净利润11.61亿元,同比增长158.57%。
同时,2024年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也显著提升,据企业预警通梳理,当前已有31家理财公司披露数据,合计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达26.38万亿元,同比增幅达16.77%,其中25家理财规模增速均超10%,10家增速超过30%。理财规模“万亿”阵容迎新,由2023年的11家增至13家,新成员分别是中邮理财、民生理财。
净利润普涨:股份行理财子领跑,国有行理财子发力
在理财规模回升及债市行情推动等因素影响下,理财公司2024年业绩普遍呈现回暖态势。据梳理,随着母行年报的发布,目前已有24家理财公司披露主要业绩指标,合计净利润达282.48亿元,同比增长8.56%。
其中,有13理财公司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7家增速达到20%以上,增速最高的是浦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11.61亿元,同比增速达158.57%。
与2023年业绩普遍放缓相比,2024年理财公司净利润明显向好。对此,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分析道,一是得益于规模增长,在存款利率下行、限制手工补息、资本市场震荡背景下,低风险偏好的资金流入理财子公司。同时银行理财子也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产品吸引力、提升客户操作体验等,助力规模增长。
“二是银行理财子产品投资标的中,大部分是债券类资产,2024年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支撑理财子产品收益,进而利好利润提升。”她指出。
据梳理,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利润规模仍居于领先地位,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7.39亿元、26.94亿元、24.92亿元,位列理财公司年度净利润前三,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4.34%、10.51%。
另外还有10家理财公司净利润保持在10亿-20亿元。其中,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明显发力,利润保持较高增速。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净利润均增超20%,分别为19.63亿元、19.56亿元、10.30亿元,同比增长20.58%、22.48%、22.48%。建信理财也实现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15.34%。
对于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业绩提速的原因,杜娟指出,一是国有行理财子通过与母行联动,加大对母行因存款利率下调而流出资金的交叉营销;二是国有行网点渠道数量及地域分布方面具有优势,助力旗下理财子销售;三是国有行理财子产品在底层资产风险把控方面更稳健,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此外,在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中,杭银理财净利润最高,2024年实现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2.49%。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紧随其后,分别实现净利润8.25亿元、7.44亿元,同比增长19.22%、11.38%。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渝农商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44.12%。
理财规模大增:头部放缓,“万亿”队伍增至13家
在交出亮眼业绩答卷的背后,银行理财规模在2024年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03万只,较年初增加1.23%;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
另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梳理,除了浙银理财新开业外,其余31家理财公司合计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达26.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7%,其中增速超过10%的理财公司达25家,占比超八成,另有10家增速超过30%。
其中,贝莱德建信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3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规模增速最为明显,截至2024年末,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272.10亿元、282.34亿元、295.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47%、541.54%、741.69%。
对于2024年理财规模回升的原因,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2024年债券市场表现稳中有升,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稳健,几轮小规模的赎回潮未对理财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理财市场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
同时,他认为,存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推动资金向理财产品转移。 2024年,国股大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与同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表现边际利差扩大,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势较为明显。居民和企业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作为头部的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继续领跑,所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为2.47万亿元、2.18万亿元。不过规模均有所放缓,分别较上年末收窄3.09%、3.5%。
据招商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虽较上年末减少786.86亿元,但较三季度末增加292.14亿元。产品结构方面,截至2024年末,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年报也显示,兴银理财管理产品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91%,管理规模保持市场第二,实现理财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0%。据了解,兴银理财持续拓展代销渠道,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500家,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在中小银行代销渠道的理财余额1901.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97亿元。
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信银理财、中银理财产品规模均已接近“2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信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1.99万亿元、1.97万亿元、1.96万亿元、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9%、24.08%、22.01%、15.34%。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已有13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达到万亿元,“10万亿”队伍增员,较2023年增加2家,新成员分别是民生理财、中邮理财。其中,民生理财管理产品规模1.01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中邮理财产品规模1.0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68%。
其余理财公司规模均在万亿元以下,其中华夏理财理财产品余额8332.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77%。苏银理财领跑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规模超6300亿元。宁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产品规模均接近5000亿元,分别为4735亿元、4734.71亿元、43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8%、26.62%、17%。
今年以来,理财产品规模总体平稳,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产品4.06万只,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规模实现10%左右的增长,2025年规模预计将达到33万亿左右。该机构指出,一是,依赖于多重政策利好,理财规模将快速增长。另外促进理财加大权益投资的政策也将有助于偏股型理财产品规模的提高。二是,在资产价格回升周期中,各类资管产品规模都将显著回升,公募、私募、信托规模增长将更加显著,由于行业带动理财规模也会同步实现快速增长;三是,随着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更多定期存款将流出银行体系,流入理财等资管产品。目前接近300万亿存款势必有部分存款将流向理财。
文/钱晓睿
编辑/王欣宇 徐楠
相关文章:
理财公司2024年业绩一览:7家净利润增超20%,13家理财产品规模突破万亿04-30
解读齐鲁银行年报: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总资产突破6800亿元04-30
苏州上市公司“组团”出海,超八成企业去年收获海外业务收入04-29
绩后跌超7%,传音控股一季度净利润4.9亿元,降幅近七成!公司回应04-29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文化企业发展稳中有升04-29
*ST金科2024年净亏损31.97亿元,同比减少266.11%04-29
库克背后的“女人”,财富一年飙升340亿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