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之际,巨头也出现分化。
3月31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688.HK,以下简称“中海地产”)披露最新2024年度业绩,销售增长、现金流充足,只是离曾经的“利润王”宝座越来越远,和同样是央企的华润置地在盈利能力方面也拉开差距。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中海地产实现总营收1851.54亿元,同比减少8.48%;毛利润327.6亿元,同比减少20.38%;归母净利润156.36亿元,同比减少38.95%。

按中海地产方面口径,其利润全行业第二,为全行业仅有的两家利润过百亿的房企。另一家是谁呢?是同为央企的华润置地,其2024年归母净利255.8亿元,“怒甩”中海地产近百亿。
除了归母净利润的规模被华润置地甩开,代表盈利能力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差距也在拉大。
数据显示,期内,中海地产毛利率17.70%,跌至20%以下,净利率不足10%,跌至9.61%。同期,华润置地毛利率21.64%,净利率12.08%。
事实上,“利润万”的宝座早就被华润抢走。2023年中海地产归属股东净利润率为12.6%,比前一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同行华润置地的14.9%。
究其原因,两者已经处于不同的发展模式了。事实上,中海地产卖楼不比华润置地少。按照中海地产方面的口径,2024年全年销售合约额3106.9亿元,逆势同比增长0.3%,权益销售排名行业第一。
中海地产目前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业务单轮驱动,但是华润置地已经形成多轮驱动,并且成效显著:2024年华润置地经常性业务(包含经营性不动产及资管业务、轻资产管理和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收入为416.5亿元,利润贡献破百亿。
中海地产也在培育“第二增长曲线”。2020年以来,中海商业的收入实现了近13%的增长,其中中海环宇系购物中心收入的复合增长率27%,面积增长率达20%。
但是规模盘子还不大,商业物业运营的营收同比增长12.1%至71.3亿元,其中写字楼租金收入35.7亿元,购物中心租金收入22.6亿元,长租公寓收入2.7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10.3亿元。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海地产还是一家稳健的房企。
在众多房企流动性吃紧的背景下,中海经营现金净流入464.5亿元,在各大房企均已披露业绩的形势下,中海的经营净现金流属行业最多,期末持有现金1241.7亿元,财务也一直稳健。对照“三条红线”标准,中海继续稳居“绿档”且各项指标保持优秀。资产负债率55.8%,处于行业最低水平区间,净借贷比率29.2%;加权平均融资成本3.1%,继续保持行业最低区间。

此外,“子弹”也充足。在土地投资方面,中海2024年总购地金额806亿元,新增权益投资额696亿元,新增购地金额行业第一。四个一线城市权益投资额占73.5%。其中,仅12月单月,中海拿地6宗,包括位于北京丰台、深圳南山的两宗“百亿地块”。
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虽然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较行业高峰下降了近一半,但依旧近10万亿规模,未来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海将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深耕不动产开发运营主航道。同时也表示,未来将会深化今天、明天、后天的三大产业结构,“下一个五年将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赋予今天、明天、后天三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的目标任务,推动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中海的住宅开发主业即“今天”产业;商业资产管理被视为“明天”产业,主要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等投资开发;“后天”则是创新业务。
被视为“今天”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压舱石,但是却出现了营收9.42%的同比降幅。代表“明天”的业务尚在成长中,仅占比营收3.85%。中海地产的“明天”仍比较遥远。

◎相关报道
冷眼看财报
南方+记者 周中雨
【作者】 周中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中国中车2024年盈利124亿元:撕掉“造车”标签,分红60亿元04-03
中国光大银行:培育交易银行特色业务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04-03
贵州茅台日赚超2亿,大派647亿分红04-03
翱捷科技获融资买入0.89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4.55亿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