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慎用智驾”应是安全驾驶的常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54:00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使用场景的大讨论。据媒体报道,4月4日,记者在事发路段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现,事发地附近的施工已完成,锥桶、警示牌也已撤下。不过,在事发地附近不到五分钟车程处,连续两个电子警示牌都轮播着“前方隧道,慎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标语。“请勿过于依赖辅助驾驶”“慎用辅助驾驶”“勿用辅助驾驶”……有网友反映,近日在安徽高速上看到这类警示语。(4月7日《潇湘晨报》)

应当说,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件,除了引发社会对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深刻反思之外,更有对驾驶安全设防偏差的深刻反省:在通往自动驾驶的漫长道路上,人类始终是方向盘的最终掌控者,需把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而在当前,且不说智能驾驶仅限于“辅助”定位,人对驾驶安全的把控不可或缺,就技术与安全来说,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规则如何完善,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智能驾驶也不例外。传感器存在盲区、算法无法穷尽所有复杂路况、系统可能因突发状况失效……哪怕在技术相当成熟的理想状态下,智驾系统也只能降低事故概率,而非彻底消除风险。这也提示我们:技术越是发展,越需保持敬畏之心,需要而不依赖,节制而不迷恋。

值得肯定的是,事故发生后,多地交管部门迅速行动,通过发布安全提示、加强路面巡查等方式引导理性使用智驾功能。北京、上海等地明确要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张贴警示标语,重点提示智驾系统在恶劣天气及复杂路况下的局限性;广东、江苏等省份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行车安全指南,强调驾驶员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这些举措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技术边界的理性认知,引导社会重拾智驾应用的安全理性共识。

需要明确的是,倡导慎用智驾辅助绝非否定技术进步。恰恰相反,这是为了让技术应用更可持续地造福人类。对驾驶者而言,应始终保持“人机共驾”的警觉意识,在高速公路、山区道路、雨雾天气等复杂场景中主动关闭智驾功能;对车企来说,必须摒弃“技术万能”的营销话术,通过车机系统强制弹窗、语音播报等方式强化安全提醒,甚至在特定高风险路段限制智驾功能的启用;监管部门则应加快制定智驾系统应用分级管理标准,逐步纳入交通安全管理执法,建立事故责任追溯机制,让技术创新始终以安全为底线。(文/木须虫 图/黎青)

相关文章:

兆易创新与纳微半导体达成战略合作04-08

小米推出“米家中央空调Pro风管机4匹超一级能效”,7999元04-08

问界M8订单30天破10万!探店后我知道了它的爆火原因04-08

“慎用智驾”应是安全驾驶的常识04-08

手机厂商扎堆机器人,下一场科技竞赛开启?04-08

企事录04-08

房子家居家电一站购齐,2025郑州春季购房节4月10日正式启幕!04-07

短视频种草惹的祸?辽宁两游客贸然打卡乐清“小张家界”被困悬崖……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