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段建军 任安定 侯娟)春风拂过印台区广阳镇任家塬村的苹果示范园,一条条黑色的滴灌管道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将养分精准输送到每一棵果树的根系。这里,正在上演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正为这个村庄的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以前,浇地施肥都是分开进行,既浪费水又浪费肥料,现在只要打开阀门,水和肥料就能一起送到树根底下。”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技术员张师傅边说边展示着滴灌系统的操作流程。在他身后,整齐排列的苹果树焕发着勃勃生机,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种转变,源于任家塬村去年实施的苏陕协作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刘春玲介绍:“我们村有1500亩苹果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14亩,过去靠传统方式管理,不仅费时费力,产量和品质也难以突破。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后,可节肥30%,综合效益提升明显。”
走进示范园管护房,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控制系统。根据果树生长阶段精准调节水肥配比。“就像给果树‘打点滴’一样,缺多少补多少。”技术负责人张师傅还解释说,“这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一个人就能管理更大面积的果园。”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还带来了生态效益。由于减少了地表湿润面积,杂草生长受到抑制,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以上,农药使用量也相应减少。
站在示范园的高处俯瞰,现代化的灌溉系统与传统的果园相得益彰。任家塬村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样本”。
编辑:杨娜
相关文章:
印台区任家塬村:水肥一体化浇灌果业新未来04-21
天府农耕跑出乡村振兴新节拍 首届仁寿橙色田园杯乐享跑开赛04-20
“职引未来” 助力就业04-19
榆林羊老大服饰:三十载立足榆林产业根基 推动羊绒服饰创新升级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