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芙蓉国评论:技术赋能,秸秆利用变“堵”为“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8:56:00    

白生

日前,湖南出台《湖南省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秸秆转变为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进行分类管理。从“堵”转为“疏”,看似细微的调整背后,是治理逻辑的深刻嬗变,也有现代技术的有效赋能。

此前,许多地方实行秸秆全面禁烧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农民面对无处安放的秸秆,往往陷入“不烧误农时、烧了又违规”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背后,曾经也因技术手段滞后,监管者既无法对违规焚烧及时响应,也难以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路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政策指向之下,现在,各种科技力量“进场”加持,秸秆综合利用将迎来一场富有治理智慧的破解与转型。

技术加持下的精准管控,是分区分类管理得以落地的关键支撑。“限烧区”,绝非放任自流。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高空瞭望塔等“技防”手段,可对焚烧点进行及时识别与定位,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更如“火眼金睛”,能自动甄别焚烧行为并即时预警。这些技术融合构建的智慧平台,让监管实现从“人海战术”到“科技盯防”的跃升,为“限烧”设定了清晰的管控边界。

而技术赋能下的“疏解”之道,则指向秸秆综合利用广阔蓝海,将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转化为“点草成金”的宝藏。其中,燃料化技术使秸秆在生物质电厂中转化为绿色电能;原料化技术则让秸秆“变身”环保板材,或者可降解包装材料;肥料化利用环节,新型腐熟剂、快速还田机械等大幅提升了秸秆还田效率与安全性……秸秆利用“五料化”技术赋能,开辟出一条条“离田出路”,让秸秆变废为宝,既缓解禁烧监管压力,更能激活乡村绿色经济。

技术加持,使秸秆“疏解”之路越走越宽,其背后是现代治理对技术力量日益深刻的认知与运用。当智能监控筑起“防火墙”,当创新科技为资源化打通“高速路”,凝聚在秸秆之上的生态环保与“三农”所需的价值系,便得以在广阔田野实现“合体”,和谐共生。

当每一片农田的废弃秸秆,都能在技术赋能下找到最佳的利用归宿,我们收获的将不仅是洁净的空气和秸秆“钱景”,更是一个农业与生态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图景。

相关文章:

芙蓉国评论:技术赋能,秸秆利用变“堵”为“疏”07-08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06-30

三场活动,打出“三张牌”的组合新解法丨深政一周06-29

活力中国调研行|这个“大眼萌”有真本领06-29

新品来了!南卡OE Nova发布,重新定义开放式耳机的“天花板”06-27

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06-25

长川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1.32亿元 将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06-24

敦化市胜利街道民和社区:打好“三张牌” 绘就社区治理“新画卷”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