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付乐、向宗涛)3月18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保康县部分茶园迎来了春茶开采季,一茬茬鲜嫩的春茶抽出新芽,茶农们正抢抓时节,采摘这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

在保康县城关镇罗仕沟有机茶基地里,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茶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嫩,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茶农们臂挽竹篓,熟练地穿梭在茶垄间,手指在茶树间轻盈舞动,按照标准采摘着今年的首批春茶。

“这个是我们今年首次采茶,我们是按标准采的是芽茶,也就是我们保康毛尖。今年温度比较好,雨水也比较充足,所以采的茶叶长得又肥又壮。”茶农夏爱红介绍说。
罗仕沟有机茶基地总面积有1200亩,平均海拔550米。由于地理环境适宜,引进的58亩优质茶叶品种,成为保康县每年春茶开采最早的一批。

“我们今天开采的这个茶园,茶树品种叫乌牛早,它是全国最早的茶树品种,这个品种的特点主要是色泽绿、香气好,适合我们做高栗香的绿茶。”保康县罗仕沟有机茶基地负责人吕先奎说。

茶叶被采回后,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炒制、冷却等各道工序后,一杯色香味俱佳的保康绿茶便新鲜出炉。茶企也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制作“明前茶”。

“首批出来的新茶我们坚持用手工炒制,突出保康毛尖的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的特点。”吕先奎表示,后续,茶厂将上标准化生产线,对茶叶进行精细加工,让大家都能喝到保康的优质茶。

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保康县依托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与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每年务工量大约在4万余人次。两峪乡两峪村村民李洪兴就是茶产业的受益者。
每年茶园一开园,李洪兴就加入到采茶大军,一直忙到茶园闭园。秋冬季,他也没歇着,紧接着又投入到除草、施肥等茶园管理中。他说,这一年下来,能挣个四、五万块钱,很高兴,很满足!

保康全境皆山,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
“保康县现有茶园面积20.1万亩,投产茶园15万亩。从下周开始,各大茶园将陆续开采,4月初全面开采,预计今年春茶采摘能一直持续到5月底。”保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股技术人员陈鹏介绍说。

保康作为襄阳高香茶核心生产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中国茶叶百强县。近年来,保康县立足资源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

春茶开采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陈鹏表示,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引导茶农做好茶园清理、合理剪枝、科学施肥、清理沟渠、防控病虫,打好春茶开采基础,指导茶农分批勤采,有效组织春茶生产,助力茶产业实现增产增收,推动茶农致富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基金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16%,净资产大增144%,净利润6766万,管理费9.12万04-04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04-02
广元医药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展现强大吸引力04-02
聚能成势,乘势而上 黔东南州大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04-01
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 《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04-01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发布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