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2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在2日召开的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蔡战胜发布解读泉州市投资贸易政策。系列政策以“侨”为纽带,以“贸”为引擎,旨在全力推动泉州内外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会解读相关政策(泉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泉州坚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100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和广大在外泉商的支持下,创新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入世以来新高,落地海外仓109个、展销中心21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第2位;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8.3亿件、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11名,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泉州港入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
蔡战胜表示,今年,泉州将立足泉州产业发展实际,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放眼全球、抢抓机遇,围绕聚侨促贸、市场开拓、消费提振等重点领域,加力推出一批政策干货,以有为政府服务有效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创品牌 提升产品竞争力
打响“世遗泉州时尚之都”。高水平举办“泉州时尚周”标志性主题活动,为企业、时尚品牌、优秀设计师提供集中发布和展示平台,力争到2027年时尚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2000家、规上企业近万家。
培育国际化品牌矩阵。支持本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及展会,推广自主品牌;发放跨境电商“营销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不超过当年度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推广费用的20%给予补助。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品牌并购、商标注册、品牌体系建设等,支持泉州优品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汇侨力 开拓多元化市场
加强海外仓建设。实施海外仓企业培优扶强计划,鼓励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胞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全年力争在重点国家、主要贸易市场新建设运营海外仓超100个;出台海外仓“10条措施”,对全球海外仓企业设立功能性机构、商务部优秀海外仓实践案例、新入选省级公共海外仓、商务部跨境电商海外仓重点联系企业,分别给予相应奖励。
拓展优品出海方式。鼓励企业设立海外供应链选品中心或海外展销中心,创新“海外仓+跨境直播+线下展厅”模式,支持开展仓展销一体、本土化品牌代运营等一站式增值服务。
鼓励外商投资。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用好用足“刺桐侨汇”政策,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国际合作试点。便利办理外国人来华商贸签证,提升外卡、外币支付和使用便利。
搭平台 创新贸易渠道方式
支持企业境外参展办展。鼓励举办“国潮泉州优品境外行”等系列展销活动,支持企业赴境外自办展会,集中展示“国潮优品·泉州制造”,力争2025年全市组织100个以上团组、25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境外优质展会。
打造国内专业会展。鼓励参加“闽货华夏行”“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会展与文旅、制造业深度融合,吸引全球性、全国性会展会议项目来泉落地,对在泉州举办的产业型专业展会、行业性专业会议,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150万元奖励。目前,泉州正筹备建设大型会展中心。
提升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能级。持续完善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关、税、汇”一站式综合服务,对运营主体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鼓励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建设“产业带”选品中心,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造园区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把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重新配置资源要素和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的主战场,坚持“一园区、一产业、一龙头、一专班、一基金”,通过技改投资“直补+贴息”机制,对入园企业购置生产性设备(含软件、技术)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支持企业申报省重点技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融资,在省级贴息2%的基础上(贴息3年),市级财政再给予1%的贴息支持。
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业态。最大限度释放泉州综保区、陆地港、晋江国际机场等平台优势,加快建设综保区加工贸易创新示范基地,支持发展保税物流业务。
放大集聚区规模效应。整合外贸集聚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载体,提供贸易、人才、金融、供应链一体化运营服务,并根据产业集聚成效,分别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力争全年建成30个市级外贸(跨境电商)集聚区,全力打造全球消费品集采中心,构建“买全球、卖全球”开放新格局。
拓场景 加速消费提档升级
提振国潮消费。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预计发放换新补贴超15亿元。打造首批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支持发展首店经济,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打造国潮消费示范城市。
促进文旅服务消费。深化“百家酒店建设和投用计划”,支持高端酒店来泉落地。打造“市井十洲宴”,市场化推广“一县一桌菜”,策划“非遗美食+古建住宿”深度体验线路,建设预制菜产业示范基地及“非遗美食数据库平台”。
优服务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政策找企”等平台,纵深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实现企业办理高频事项免提交证明材料七成以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行动,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和“综合查一次”,落实“合规指导、轻违不罚、容错减罚、快速修信”举措,减轻企业负担。
发挥“政府+国企”产业基金带动作用。支持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国企服务贸易基金,给予最高1000万元到资奖励;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自营海外仓等内外贸项目。
构建高效畅达物流网络。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鼓励海内外企业投资建设重大物流项目,积极争取“两重”“两新”资金支持。建立多式联运通道,促进集装箱货源集聚,对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企业,给予全年累计最高1000万元箱量奖励;优化集装箱班轮航线布局,加密外贸内支线,重点拓展近洋航线,对符合条件的国际集装箱航线给予300万元奖励;支持新开、加密货运航线航班,对新开亚洲、港澳台地区、国内货运航线航班的,分别给予单个航班每年最高15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补助。
来源: 闽南网
相关文章:
一季度20家支付机构被罚超六千万!四家机构牌照“被摘”04-03
美股一线 | “对等关税”推动避险情绪狂飙:纳指期货暴跌逾4%,现货黄金再创历史新高04-03
第十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04-03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再出新举措 江苏向61家重点民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04-03
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