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在行走中奔赴一场诗意的“文学之约”——王川散文集《灵岛之约》研讨会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4:44:00    

2025年4月12日,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承办的王川散文集《灵岛之约》研讨会在山师大千佛山校区举办。

《灵岛之约》是散文作家王川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多年来经山海、探秘境、访幽独的四海游历,凝聚着作家对自然、历史、文化、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诗性表达。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看来,《灵岛之约》中的这些文章,“既有着广博的境界和深阔的意蕴,还有着哲学的深度与生命的启悟。是‘文化散文’‘历史散文’‘文化地理散文’‘抒情散文’的混合体”。

当日的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顾广梅主持,来自省内的多位作家和专家、学者对《灵岛之约》展开了精彩的评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孙书文首先致辞,他在介绍山师大文学院创作传统的同时,还特别介绍了王川和山师大文学院的缘分。

王川于1984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4年4月8日,由山师大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山师大文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山东省散文学会共同创办的年度散文家工作坊和散文名家访谈工作坊正式启动,王川获颁“2024年年度散文家”聘书并与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孙书文表示,在获颁年度散文家后一年再回母校召开作品研讨会,是王川为母校交出的又一份精彩“答卷”。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表示,《灵岛之约》是一部以游记为线索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文化散文集,“这种深度和厚度来自作者海量阅读内蕴成的文化支撑,书中文字的铺陈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白塔与老妇》等集中写感觉和印象的散文,为当代散文写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表示,读《灵岛之约》让人体会到王川是一位集“行者”“思者”“智者”于一体的作家,“他总是在行走中穿透风景和人物的表象,进入情感和心灵的深处,并以极具张力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思考,在缠绵、缜密、清逸的叙述中呈现一种清醒的睿智”。刘玉栋认为,王川是一位好读书、善思考、重情义的作家,他淡泊名利却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颇有古代文人的清逸之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品性,才让他的散文呈现出真诚、博学、雅思的景象,并以丰饶的知识、情感和思考让读者共情,引人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日报》培训总监逄春阶认为,《灵岛之约》保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中的激情、灵性与清醒,“有别于传统散文的线性时空叙述,《灵岛之约》是有着多声部的复调结构的现代散文写作”。此外,“作者巨大的阅读量也让这部散文呈现出饱满的书卷气和对历史的深刻见识”。

山东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兵教授认为,《灵岛之约》清醒地规避了文化散文中常见的“景观博览”“抒情暴力”“时空错位”等缺点,以强烈的主体性,将丰沛的认知、情感投射于万事万物,体现了“自我”与万物的灵性之“约”。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丛新强也表示,《灵岛之约》中自我与自然、传统文化的对话意识,神性意识以及生命意识,都充分体现了写作的“主体性”,而书中常见的小说笔法,也极大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宣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长远表示,《灵岛之约》中丰富的游历、深刻的思考和渊博的学识都令人印象深刻。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舜网文学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特聘专家方远表示,《灵岛之约》以独特的风格呈现了不一样的散文样貌,作家已然形成了文学创作的特色和辨识度。

济南市市中区作协主席陈忠表示,读《灵岛之约》如听心灵密语,“个性化的语言有着诗性的渗透,让人获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

山东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丁秀胤表示,《灵岛之约》以灵动的语言叩问灵魂,让人领略到散文写作的灵性之美。

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展表示,《灵岛之约》是蓬勃的“诗意散文”,为山东散文创作树立了标杆。

《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主编刘君表示,《灵岛之约》让人充分领略到了散文想象的魅力,“万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现场刘君还展示了自己读《灵岛之约》后有感,特意画下的一幅油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祁春风认为,《灵岛之约》是一次精神性的超越与漫游。

山东政法学院讲师王静表示,《灵岛之约》中那些映现着作者心灵光泽的水光山色,那些人物描写中体现的细微的情感波澜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研讨会上,《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主编李康宁,《走向世界》杂志社总编室主任、《齐鲁乡情》主编栾小惠,《农村大众报》纸媒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编辑刘秀平等也都畅谈了阅读《灵岛之约》的体会。

《灵岛之约》的责任编辑姚晓亮还分享了编辑此书的过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李宗刚对研讨会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总结,并认为,《灵岛之约》是作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坚守,以“对父辈的继承和超越建构了自我的文学之岛”。

研讨会最后,《灵岛之约》作者王川致答谢辞,他说:“阅读让我收益很多,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伟大的写作。‘影响的焦虑’让我既心灰意冷又心有不甘。这本书是我长期行走的记录,‘拒绝奴性’是坚守的基础。”

王川同时坦诚,《灵岛之约》大多聚焦“生命的外围”“只为留下一点生命的痕迹”。日后若条件成熟,他将更多地将笔触转向“内心及生命的痛苦”“不断认知自我,才能不负大家期待”。

记者:钱欢青 摄影:李健 编辑:江丹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拟表彰对象公示,山东20人、济南3人上榜04-14

在行走中奔赴一场诗意的“文学之约”——王川散文集《灵岛之约》研讨会举办04-14

潍坊寿光市新增14家市级绿色制造单位,“含绿量”再提升04-13

最新消息!济宁多景区闭园04-12

海浪蓝色警报发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海况较差04-11

陈硕:让获取AI能力像下载APP一样简单04-11

有进有出、动态调整,五年来山东认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384个04-11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首发活动举行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