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不断思考,如何用技术赋能教与学,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领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备受关注。然而,在学前教育领域,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我们思考的还远远不够。相比过去,教育者更应该重视的首先是幼儿社会情感素养的培养,其次才是善于发问的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积累。
这些核心素养并非是高大上、玄而空的概念,其形成与发展的契机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所有环节中,存在于教师与幼儿每一个积极的互动中,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
游戏才是幼儿的“社会实验室”
在日常与家长和教师的接触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才能让他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其实,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对于人的成长规律的探索,应该始终成为学前教育的重心。这也是为何学前教育更强调将“爱”的教育浸润于儿童日常生活,滋养儿童的德性成长。幼儿成长过程中,社会情感素养、基础性学习素养和科学素养,被视为是当下幼儿成长的关键能力,也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未来的孩子,不怕不会做题,就怕不会交朋友。”一位幼儿园教师的感慨,正道出了当下幼儿成长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最关键要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素养,让幼儿成为主动建构关系的学习者。面临社会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适应、抗挫、情绪调节能力。
如何培育幼儿社会情绪素养,成为主动建构关系的学习者?这并非通过什么辅导机构、课外班习得的能力,游戏是主要途径。游戏可说是幼儿的“社会实验室”,通过具象化的认知让幼儿在真实体验中习得经验、内化社会情感技能。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应该创造更多机会,打破幼儿年龄的界限,探索建立幼儿的自由游戏空间,鼓励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尝试理解差异与矛盾,尝试合作与沟通,主动和周围的人、事、物建立关系,获得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
情感能力之上,才能培育各类科学素养
在强大的情感支撑基础上,才能培养幼儿成为善于思考的问题解决者。
人工智能时代,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显得尤为重要,这才有可能让幼儿成为好奇探究的“玩创客”,从而培育幼儿的科学素养。让他们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探索未知,并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着重呵护和培育儿童的科学兴趣与探究动机,从科学知识的传递向科学能力与态度的养成转型。静安借助教育部重点课题“激活学生创造力”,正在学前阶段开展“玩科学”的实践探索,将幼儿的“探究”与游戏精神自然契合。
同样,在学前阶段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筑基,也是必须思考的。比如数素养是儿童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儿童发展的连续性经验之一,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则可以通过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等机制,探索如何通过游戏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锻炼空间感知、逻辑思维等能力,推动学习品质的连续发展。
破圈打造“玩研型”教师
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面向未来,教师更应具备科学的育人智慧,以及与持续学习与创新的精神。在学前阶段,要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主反思改进力的“玩研型”教师,倡导教师在玩中察、玩中省、玩中研,并积极开展系统性教研变革,内外共同作用有力支持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儿童研究者转型。
以一个静安区的青年教师陪伴“孩子与小青虫”一起玩为例。年轻教师持续一个多月观察幼儿对小青虫的探究经历,并写下了十多篇观察记录:有幼儿观察探究、小心呵护小青虫变蝴蝶的过程;有幼儿用手指架起小桥,尝试让小青虫自由爬行的场景;有幼儿用观察、触摸、闻嗅等方式探知小青虫身体奥秘的情景……在持续性观察儿童的游戏,也就是玩中察的过程中,教师感受到了孩子对生命的好奇、尊重与珍惜。
正是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们通过分析儿童的具体行为、语言以及情绪认知的变化和可能带来的素养发展,从而探索如何激发幼儿潜在的科学素养,以及如何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
在静安区学前教育领域,类似的“玩研”项目一直在持续。从以往教研以研究教为主要命题,转向研究儿童的玩,在玩中察、玩中省、玩中研,形成“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链条,让教师与孩子在同玩共研中成长,成为“玩研型”教师。
教育未来已至,成长正在发生。学前教育应该思考如何以三大“破圈”改革为驱动:破思维之界,以整合创新思维贯穿保教全流程,构建科学质量观;破经验之限,直面数字化挑战,让游戏伴随高情感的师幼互动,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破资源之壁,依托优势资源构建发展共同体,赋能幼儿、教师、园所共同成长,系统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幸福童年。(作者为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
相关文章:
孩子未来拼的不是答题能力而是社会情感素养04-26
娄星区谢爱华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共探科学实验教学新路径04-25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81届年会在曼谷举行04-24
党建引领 游戏赋能成长——千阳县幼儿园创新“三维立体”地面游戏解码幼儿成长新路径侧记04-24
影响推理能力的关键脑区确定04-21
普京宣布俄军临时停火30小时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