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4月29日,济南市科技局“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主题发布会上提出:济南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聚力实施科技创新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创新载体效能提升、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产业创新活力迸发、创新主体蓬勃壮大、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我们注意到,发布会上,“创新”成为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
创新是一种战略选择、一种竞争优势,可以说,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掌握发展先机,甚至弯道超车。
过去一年,济南铆足了劲儿,向着科技创新找出路、找空间——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排名提升至第31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保持第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这标志着济南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不禁要问,济南将创新“置顶”,这背后究竟有何深远考量?

01
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济南作出的抉择。
在“科技强市”的发令枪鸣响后,数万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勇毅前行,为济南追寻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掀起了济南日益勃兴的创新浪潮。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曾以美景闻名天下。如今,在千佛山、大明湖等享誉全国的名胜之外,济南另一道由科技创新构成的风景也令人为之赞叹: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至第31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保持第15位。
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加速推进,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高标准建设,实验室矩阵初步形成。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济南量子研究院发布7项国家标准,齐鲁中科电磁院“电磁橇”创世界纪录。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高价值技术成果路演对接会常态化举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创新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奔涌,合力推动着济南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02
创新不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需要具象为一项项举措、一个个项目,落到改革发展之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久久为功。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寄希望于“单打独斗”“灵感乍现”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几乎不可能,创新的学科交叉属性更加突出、成果转化对资源投入提出更大需求。
可以说,创新不再只是单一的技术性变革,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组织性、集成性、协同性更为突出。

2025年,济南市科技局聚焦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比如——
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动优秀成果在济落地转化。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动,在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靶向发力,取得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
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实施企业创新能级提升行动,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力争90%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项目资金投向企业。
实施科技创新生态提升行动,落实构建一流创新生态“1+4”系列政策,研究制定抓攻关、强企业、引人才、促转化“一揽子”政策。
眼下,济南把创新“置顶”,就是要在创新的战略部署中快速奔跑,跑出一条愈加宽广的路来。

03
如何在创新这盘“棋局”中夺得“先手”,济南有自己的考量。
破解科技投入“撒芝麻盐”、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难题。济南拟出台《关于推进科技领域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探索科技资金多元化投入新渠道。比如,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最高支持300万元,凝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需求。鼓励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对国家级创新平台予以最高1000万元定向项目支持。
聚焦“政策引领、平台支撑、服务保障、金融赋能”四轮驱动。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和100万元支持。聚焦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定向攻关,最高支持500万元。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2025年,新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0家以上,其中由企业牵头建设的达到80%以上。全市由企业承担实施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数量占比达到90%以上,财政研发资金支持额度占比达到90%以上。全市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集聚到企业的人才数量占比达到70%以上,支持科技型企业入选重点人才工程人选达到100人以上。
这些都显示出济南在科技创新上的信心和雄心。
创新,是济南必须要用好的关键一招。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
我们期盼,在推动科技创新这条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道上,济南还要继续努力奔跑,方能奋力书写“强新优富美高”强省会建设的科技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
(图片来源: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高新东区 公园里的科技城市、视觉中国)
相关文章:
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湖北明确六大任务04-30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私域直播模式将纳管,已部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04-30
创新!还是创新04-30
引进大型演艺活动落地四川凉山有奖补,最高500万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