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那个盛夏的午后
我从火车站下车
辗转三个多小时
穿过一片荔枝林后
来到山脚下的育新学校
那年
我从国家示范性的中职校
转身进入专门教育性的综合学校
那时的光明
还不是如今这样高楼鳞次栉比
还有不少尚待开拓的荒地
但它却注定成为了
我教育生涯的又一个起点
育新学校是一所招收
不良行为少年的专门学校
为孩子的后续发展
后来办了新鹏职业高级中学
作为数学老师
我的课堂上
最难的不是
为几何题寻找辅助线
为代数题进行分母有理化
而是如何与“偏常孩子”
斗智斗勇,见招拆招
他们经常会提出
各种奇怪的问题:
“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圆能换钱吗?”
“你为什么和我们
一样来了育新学校?”

坦率说
我想过放弃
但看着那一张张
洋溢青春朝气
和无限可能的脸庞
我深知
让他们重返正途
是教育人的使命
更是育新人的天职
我希望通过努力
让学生知道
来育新,不等于失败
也可以有所作为和美好的前途
“不久,我参加全国数学说课比赛、省信息化教学比赛,拿下一等奖。可奖杯再耀眼,也无法解决课堂上那些难解的问题。我猛然醒悟:比证明自己更重要的,是真正触达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青春的岁月也能健康绽放光芒。”
为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琢磨着
从疏导学生的情绪开始
而每届新生的第一堂课
我相信会
是情绪还原的最佳时机
为此
我不断探索
更多的渠道与方式
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重新认知
体验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看到重塑自己的
无限可能和美好前景

学校的这些孩子
常因学习方法不当
或因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够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很难提振信心
为此,我创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123杨姐数学”,化经验驱动为数据驱动,化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化知识核心为素养核心。以“疫情曲线”讨论函数的单调性与全球意识,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庄子名句讨论等比数列、哲学智慧,以“分类讨论”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的结构、树立规则意识。学生们在课堂上收获了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也为学习注入持续动力。
就在刚刚结束的
2025年春季高考中
我们育新学校本专上线率
高达90%以上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
历史性数据
更让我欣慰的是
有不少孩子
虽曾经迷茫
却又在这里重新起航

2020年
我前往广西百色支教
花了很长时间创建了
适配当地教育需求的
教学资源库
提供给当地教师参考讨论
那里的老师们
也给了我很多热情的鼓励
称我为
“散发着清香的深圳玫瑰”
这段经历让我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
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深后
我带领团队开发在线课程
分享给喀什、肇庆等地同行
深圳的开放包容
塑造了我的教育观
我爱打球、游泳、越野
拥抱教育数字化
今年六七月份
育新学校也将迎来女生班
这对于专门教育来说
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学校党总支书记杨焕亮倡导的“非对称性”理念让我笃信: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幼苗,教育就是要让每个生命找到自己的赛道,无论起点高低,都能看见“光”奔向“光”。

22年过去
育新学校四周早已高楼林立
地铁半小时直达CBD
城市在快速运转、巨变当中
而不变的是
校园里老师们用爱点亮
迷途少年生命之光的初心
来源:第一现场综合
相关文章:
郑钦文晋级WTA500查尔斯顿站八强04-04
衡山县景贤小学:踏青放纸鸢 追思在清明04-03
从“惟此为大”看教育强国建设04-03
我的深圳故事 | 深圳市育新学校杨宏英老师:做“迷航”少年的摆渡人04-03
给7岁孙女买的保险,孩子60岁才能全额取,教育金怎么买才能避坑?04-03
福建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开业04-03
壹点送岗│空天信息大学公开招聘14人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