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申晓佳
重庆“低空制造”产品再上新。4月11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无人机团队与北京大模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布了低空经济科研大模型。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低空飞行器研发领域的科研大模型。
此外,明月湖畔的哈工大重庆研究院还陆续推出了长航时氢动力无人机、空—壁两栖桥梁检测机器人、无人机准固态电池、无人机用动力套装等新产品,抢抓重庆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装备技术水平。
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首飞
去年9月,在明月湖畔,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的翌翔无人机团队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

太阳能氢能无人机概念图。
该无人机巧妙地结合了太阳能和氢能这两种清洁能源,构建了一种高效互补的能源体系。白天,无人机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而到了夜间或阴天,则由氢能来维持其动力需求。这种独特的能源搭配,使得无人机能够全天候工作,从而大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还实现了航空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核心产品自主化,开发青欧、昱翔等多个系列10余款氢动力无人机,创造了9小时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飞行纪录。
其中,青鸥30B无人机打破了国内氢动力无人机长续航纪录,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具有续航时间久、运行效率高、红外目标低、环保无污染、发热噪音小等特点。

青鸥30B氢动力复合翼无人机。
推出载人氢动力eVTOL方案
近年来,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日前,翌翔无人机团队正式推出载人氢动力eVTOL方案。
据了解,eVTOL方案采用高能量密度的氢动力系统,起飞重量2100千克,有效载荷400千克,具备低噪音、无污染优势的同时,续航时间可达1000km以上,能够有效解决现有eVTOL续航里程不足的关键问题。

载人氢动力eVTOL方案示意图。
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低空经济发展浪潮下,eVTOL飞行器普遍面临续航里程不足的难题。氢动力系统是翌翔无人机团队eVTOL方案的核心,根据参数测算,团队开发的氢动力系统可支持氢动力eVTOL飞行时间超过6小时,续航里程超过1000千米。
此前,研究院推出的无人机准固态电池在-55℃状况下仍保持70%以上容量,能量密度达510Wh/kg,提升续航时间40%以上,循环寿命450次,现已成功应用于国家林草局无人机护林巡检应用场景。
“我们正积极拉动重庆上游产业和下游应用,联合重庆天齐锂业共同发展600Wh/kg级超高能量密度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并与重庆安保集团达成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开辟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2024年,重庆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加75家,达到147家,同比增长104.2%。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所在的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低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拥有西南首个通用航空最高等级A1级通用机场——龙兴通用机场,建有龙兴飞行服务站,设有全市首个1000亿规模的空天信息产业基金群,集聚空天和低空企业逾百家。已形成“基础设施+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综合服务+金融”的全产业链条,构建起“场、产、城、旅、校”五大支柱体系,低空经济产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两江新区供图)
相关文章:
汪清:三位一体巡护体系守护候鸟栖息地04-12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04-12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科研大模型发布 重庆“低空制造”产品再上新04-11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重庆分赛启动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