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厦门社会治理学院昨正式揭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同期落地厦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7:05:00    

新探索 新实践 新征程





4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工程学院与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中共厦门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厦门城市党建学院签订三方共建协议,并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新闻学院教授韩晓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玉霞,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中心主任、社会学院教授陈那波,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政与企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丽,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厦门城市党建学院院长曾丽娟,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赖祖辉等出席活动。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一青主持活动。


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韩晓宁、曾丽娟、赖祖辉代表三方共同签署共建协议。


揭牌仪式


韩晓宁与赖祖辉,黄家亮与曾丽娟分别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揭牌,冯仕政见证。


领导致辞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工程学院与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中共厦门市委社会工作部三方共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同步设立“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是联合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的具体行动。厦门社会治理学院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和厦门在社会工作领域开展课程研发、培训教学、案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同步揭牌设立,既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又是校地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希望厦门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重要平台,也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能够尽快来到厦门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在锻炼自身的同时,挖掘厦门“近邻”党建的经验优势,为厦门社会治理作出更多的贡献。

曾丽娟

此次签订共建协议,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我市基层治理资源,挖掘“近邻党建”品牌的深度内涵;有利于赋能人才引进,进一步吸引高校更多优质生源来厦就业、定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厦门城市党建学院的师资水平和办学能力,将对厦门城市党建学院的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学习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在科学研究、咨政服务等方面的先天优势,紧紧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师资团队、教学基地等方面的高端背景,通过互学互鉴、同题共答,真正实现基地共建、培训共办、课题共研、合作共赢。

我们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高校优秀师资力量下沉一线,有更多优质的培训资源引流一线,有更多丰硕成果产出在一线,有更多精彩故事发生在一线,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赖祖辉

此次三方依托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合作共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是厦门市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政校协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我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将立足时代使命,把握社会治理新方向。持续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整合政、校、社多方资源,共育专业人才、共建智库平台、共研党建课题,确保社会治理人才与党和国家需求同频共振。我们将深化政校协同,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培训与服务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资源与需求融合“三个融合”实现突破,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我们将坚持为民初心,书写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推动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协同”转变,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专题讲座


冯仕政

冯仕政以《加强理论建设与创新,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作首场专题讲座。



4月12日,《厦门日报》对

厦门社会治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

正式揭牌进行了报道

昨日,“厦门社会治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正式揭牌。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工程学院与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三方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在社会治理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助力厦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此次依托厦门城市党建学院设立“厦门社会治理学院”与“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是推动教育强国战略、落实产教融合、拓展实践育人空间的生动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表示,厦门社会治理学院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课程建设、案例研发和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田野教学基地则成为人大师生“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重要平台。共建三方将以揭牌为起点,共同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近邻模式”,将学术研究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创新样本。

此次签约有助于整合厦门基层治理资源、深化“近邻党建”品牌,为厦门城市党建学院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通过“基地共建、培训共办、课题共研”,实现校地资源精准对接,推动更多治理成果在一线转化,为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厦门将持续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整合政、校、社多方资源,共育人才、共建智库、共研课题,确保社会治理人才与党和国家需求同频同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厦门日报》4月12日A03版报道

来源:厦门日报、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厦门社会工作

相关文章:

厦门社会治理学院昨正式揭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同期落地厦门04-12

中证厦门发展主题指数上涨2.08%,前十大权重包含学大教育等04-10

凯里:百亩生姜种植忙 良技良方送田间04-10

论见黄河口丨一场清明节传统赓续与文明新风的东营实践04-09

“党建引领 文化支撑”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推介会在京举办04-09

从网格治理到“多格合一”,让城市治理既能“看得见”更能“管得透”04-07

拟任山东省属高校正职的丛海林,新职明确04-06

阳新“鱼博士”肖龙涯筑巢引凤激活渔业新动能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