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IPO雷达|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均远超同行!海菲曼承认刷单 频换财务总监有端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朱峰

4月7日,中国高端电声品牌商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菲曼”)回复北交所问询。

海菲曼近年来境外营收占比较高,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有何影响。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声品牌公司,报告期各期(2021年至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85%、67.94%、66.26%和61.23%,主要销往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毛利率远超同行原因何在?

线上销售占比较高

招股书显示,海菲曼是国内少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电声品牌商,主要从事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播放设备等。

报告期内,海菲曼实现营收分别为1.42亿元、1.54亿元、2.04亿元、8868.5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405.57万元、3624.44万元、5549.98万元、2109.3万元。

公司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境内主要为京东、天猫、抖音等线上平台,境外主要为亚马逊、AliExpress、Shopee等平台,并自建官网商城。报告期各期,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2.40%、44.47%、48.91%和55.53%,线上销售占比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各期,海菲曼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3.73%、65.09%、68.66%和68.98%,保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比两家同行业上市公司要高出25至30个百分点。以2023年为例,海菲曼毛利率为68.19%,同行业上市公司漫步者(002351)为38.16%,惠威科技(002888)为34.33%。

北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说明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海菲曼回复称,公司产品定位价格较高,且海外收入占比、线上直销收入占比较高,确保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较高。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较强。

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是否合理?

确有少量刷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海菲曼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7.16%、19.75%、18.82%和21.86%,整体呈增高趋势且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8.67%、10.7%、12.35%、12.23%。公司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宣传及市场推广费、平台服务费均向第三方电商平台支付。

北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说明公司报告期各期销售费用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阶段,是否具有合理性。

海菲曼回复称,报告期内公司线上直销占比明显上升,而可比公司主要依赖线下经销模式;直销、特别是线上直销,需要公司承担更多推广等销售费用,而经销模式下,推广、渠道建设等由产品方、经销商共同完成,产品方给予经销商较大的价格折扣补偿,因此,公司侧重于直销特别是线上直销并自主承担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率较高,同时利润率也较高。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单品利润空间较大,适当增加销售费用投入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水平。

北交所还要求说明报告期内线上销售业务是否存在刷单情况,如是,说明前述情况发生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海菲曼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业务存在刷单情况,除2024年日本亚马逊的1笔订单外其余刷单行为均发生于天猫平台,报告期各期,刷单金额分别为3.87万元、4.14万元、1.35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3%、0.02%、0.01%,刷单金额及占比极低。

公司在报告期内发生少量刷单情况,主要系相关人员对合规性认识不足,在新品上线初期为提升产品曝光度而刷单,旨在避免新产品零交易量。公司实际控制人已承诺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存在通过刷单虚增收入、调节利润的情形,将督促公司加强合规管理。

募投项目是否合理、是否必要?

短期内频换财务总监

海菲曼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5.51亿元,拟用于先进声学元器件和整机产能提升项目、监听级纳米振膜及工业DAC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全球品牌及运营总部建设项目。

北交所关注海菲曼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要求说明先进声学元器件和整机产能提升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性论证依据是否充分。

海菲曼称,公司确定的新增产能水平与历史情况相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募投项目产能设计合理,新增产能的消化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记者注意到,海菲曼的CFO更换频率非常高,曾经在一年多时间里更换了三任CFO。

据招股书,2023年11月16日,在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海菲曼决定聘任杨帆担任公司财务总监,任期3年。然而仅三个月后,2024年2月26日,公司便免去了杨帆的财务总监职务,改为聘任闫海霞为财务总监。又过10个月后,2024年12月12日,闫海霞财务总监职务被王善文取代。

为何短期内频换财务总监?或许可从公司此前一系列的税务罚单中一窥究竟。

2023年1月,海菲曼子公司HIEND根据美国相关法规对2019年度及2020年度纳税申报进行自主税务核查,就上述两年末未分配利润规模超出合留存部分补缴了累计盈余税,所在地税务局就上述事项对HIEND及其实际控制人边仿处以罚金,对子公司HIEND收取罚金2.99万美元,对边仿收取罚金2850.40美元。

2023年8月以及11月,海菲曼另一家子公司HYPER因为未按规定时间申报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3年第三季度的增值税款,所在地税务局对HYPER分别处以116欧元、50欧元罚金。

相关文章: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广东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04-13

汉威科技否认取得人形机器人5个亿订单04-13

北京已受理因大风产生的保险报案超500件04-13

IPO雷达|长宏新材拟赴港上市 董事会主席0元入股 研发团队仅3人04-13

售价26.98万起,陆地游艇昊铂HL正式上市04-13

强生公司宣布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04-12

福建紧抓产业“新风口” 多维度拓宽就业赛道04-12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