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揭示热带珊瑚岛植物适应机制与物种筛选关键性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环境管理杂志》上。
热带珊瑚岛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其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自然资源价值。然而,这些岛礁常年面临高温、强光、季节性干旱和土壤贫瘠等恶劣环境条件,不仅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易退化,也对植物的生长和存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开展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和恢复物种筛选工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以56种热带海岸带典型植物物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测定和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热带人工苗圃与热带珊瑚岛两种生境下植物结构与生理性状的差异。
研究发现,与资源充足、生境良好的苗圃植物相比,热带珊瑚岛植物采取了资源保守型策略,降低生长并显著增强了抗逆性,优先分配有限的资源用于构建坚韧的叶片、提升抗氧化能力,以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
同时,叶片厚度、株高、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与岛上物种存活率呈现显著相关性,可作为筛选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物种的关键性状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推荐了海岛生态恢复的适生物种名单。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为揭示热带珊瑚岛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机制及植被恢复物种筛选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对热带珊瑚岛进一步构建近自然植被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谢雨辰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相关文章:
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晒不死旱不垮!热带珊瑚岛植物竟有这些“超能力”05-08
吾家吾国丨跨界破局 他用智慧解锁基因的“生命密码”05-04
1万元现金+50年车位使用权!三元里村村民5月10日前签约有奖04-22
苏炳添带队夺冠!广东队夺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男子100米接力冠军04-13
缅甸强震已致中国公民8人死亡13人受伤04-12
下周,全球老板又要齐聚广州了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