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榆林以“一张图”为基础推行的“一码管地”改革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营商环境”交流材料典型案例。
近年来,榆林以“多规合一”改革为抓手,创新构建全市国土空间“一张图”数据管理体系,通过整合空间数据、建强信息平台、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强化要素保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支撑。
数据整合破壁垒:从“分散管理”到“全域一张图”
在卫星遥感应用领域,榆林市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可接入12颗卫星原始数据,每月生产2米分辨率全域影像,每季度更新0.8米高分辨率数据,并完成2019、2022两版0.2米高清航飞影像采集,实现全域空间监测“天眼看管”。
数据归集方面,以国土三调、空间规划等成果为基底,榆林整合土地利用、林草地分布、矿产资源等现状空间数据,以及林地保护、文物紫线、地质灾害防治等规划数据,统一空间坐标系,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同时,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审批、不动产登记、探矿权等管理类数据,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质量。
在实景三维建设方面,全市4.3万平方公里地形级、5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级三维模型,以及不动产分层分户部件级模型已全面建成,构建起从宏观地貌到微观产权的立体数据网络。
平台赋能提效率:从“单一查询”到“全流程协同”
作为“一张图”数据管理总枢纽,榆林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空间汇聚与二次开发三大核心功能。开发的综合查询模块可一键提取现状地类、规划用途等审查要素,智能识别违法建筑、永久基本农田占压等限制情形。
制度创新同步推进。市、县两级开设多点查询窗口,为服务对象免费提供“一张图”分析报告,助力项目前期策划降本增效。
目前,该功能已延伸至发改委、审批局、城管局等部门,覆盖项目立项、审批全链条,成为空间矛盾协调的“智慧底图”。
便民改革见实效:从“串联审批”到“并联提速”
依托“一张图”数据驱动,榆林创新推出资源规划领域“五合一”“二合一”并联审查模式,即为土地供应阶段整合规划条件、供地方案等5项审批,规划许可阶段合并设计方案与工程许可审查,竣工验收阶段实现土地核验与产权登记“一次办结”。改革后,审批事项精简9项,办理环节减少6个,项目审查时间缩减至50个工作日以上。
记者 刘浩波 见习记者 刘璐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深观察丨关税成本传导效应显现 美国中小企业或现倒闭潮08-16
免费乘坐!2025“清爽榆林”明星演唱会3条摆渡公交来了~08-15
河套向未来⑤跨境科创“试验田”,河套合作区以制度创新红利激活产业生态活力08-10
AI技术保护绿水青山 重构环境治理新范式07-25
北京银行携“数据慧贷”亮相数字经济大会,解锁数据资产化服务新范式07-06
榆林创新构建国土空间“一张图”数据管理体系 绘就城市治理现代化新图景06-29
祝贺!它将全面实现国产化!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