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晋能控股集团长治公司三元煤业传来喜讯,该矿“特厚煤层连采连充项目”荣获晋能控股集团优秀科技成果奖,项目平行课题《特厚煤层超高支巷安全高效关键控制技术》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作为集团公司绿色转型重点项目,经专家组全面评估,项目攻克厚煤层大采高围岩控制、膏体远距离输送、近水平巷道膏体密实接顶等多项技术难题,以突破“固废资源化利用”为创新路径,形成可复制的“三元方案”。相关成果显著提升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固废充填,守护生态屏障
三元煤业在煤矿膏体充填研究与应用领域取得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总结并积累经验。近期,三元煤业引入了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以替代水泥,并完成了材料配比性能验证,此举在降低膏体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充填体强度,为项目的低成本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目前,该技术已达工业化应用条件,全面应用后将率先在行业内构建“全固废资源化充填利用”绿色生态闭环,推动煤矿充填开采向低碳循环转型。
在环境保护方面,形成的密实充填体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目前2万平方米以上开采区域地表最大沉降量约10mm。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避免了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扰动,解决传统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流失、水位下降问题,实现“零沉降”控制和“保水”开采。在资源利用方面,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回收及固废减量化处理。项目逐渐形成“零沉降控制+保水开采+固废利用”三位一体生态开采模式。
产学协同,夯实策源根基
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上,三元煤业秉持“立足自主、合作创新、加大应用”原则,打造煤炭绿色开采“策源地”。应用的大采高膏体充填工艺,被2024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全国总工程师论坛推介。其项目团队获得6项专利、发表8篇论文,科研分支课题荣获2024年度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另有11项专利及成果待授权。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了三元煤业强劲的创新能力,为持续发展绿色开采注入科技新动能。
战略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立足当前技术积累,三元煤业以战略视野勾勒未来愿景,以“四个推动”构建绿色发展新框架。以技术跃升为路径,推动绿色开采从“应用瓶颈”向“产能高地”跃升,构建高效生态开采新格局;以循环转化为核心,推动固废矸石从“生态包袱”向“资源富矿”跃升,打造循环经济产业新范式;以示范引领为目标,推动技术策源从“洼地空白”向“示范高地”跃升,筑牢行业绿色技术新根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动固废替代从“成本瓶颈”向“效益蓝海”跃升,开辟低碳经济发展新领域。
科研筑基,构建创新体系
作为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三元煤业膏体充填科研基地投运后,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起集研究、转化、实训、交流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已培养30余名技术骨干。技术团队在膏体配比、充填工艺、设备改造等核心环节已积累丰富经验,完成并推动20余项“五小”成果转化应用。同时,积极参与《硅铝质固废胶凝材料》《煤矿连采连充膏体充填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编制,从技术创新“实践者”向行业规则“共建者”迈进。
使命践行,助推绿色转型
三元煤业以“深耕技术创新、厚植人才根基”为使命,将责任融入产业发展。未来1-2年,三元煤业计划把膏体充填项目打造成为晋能控股集团绿色开采示范基地,以技术辐射小常煤业、中能煤业等兄弟矿井,助力晋东南地区老矿井绿色转型。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与技术共享,加快培育一批绿色开采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开采模式从“资源粗放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实现矿业产值与生态效益双赢。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长治公司)
(责编:张文卫)
相关文章:
固废为金开新局 矿山焕翠谱华章——晋能控股集团长治公司三元煤业绘就矿山生态新画卷05-22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到合阳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05-19
多哈首秀开门红!“莎头组合”冲击世乒赛三连冠 | 封面头条05-18
多专家详解城市更新“路线图”:为何要因地制宜、不搞面子工程05-16
“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榆林专场)在西安举行05-14